近日,市政设计院多笔应收账款濒临诉讼时效终点,通过合规操作成功完成时效延续,这正是公司纪检监察力量深度融入业务、主动护航发展的生动实践。监督不仅是查台账、看记录,更要跟着业务走、贴着流程帮,通过排查潜在风险,为业务装上合规“安全阀”。
图为市政设计院开展诉讼时效风险防控专项培训
此前,公司纪检监察人员在查阅回款台账时,敏锐察觉到几笔应收账款因项目周期长、部门衔接疏漏,即将触及三年诉讼时效“红线”。面对潜在的债权失效风险,检查人员第一时间向财务部发出工作提示,明确催收责任与时限,督促业务部门加急梳理合同、完善催收证据链,并跟踪进度,倒逼落实。最终,通过发送催收函、签署对账确认书等合规操作,风险款项全部完成诉讼时效更新延续,成功规避了潜在损失。
化解一次风险,更要筑牢一片防线。日常监督不止于“救火”,更要“防火”。结合此次风险处置,公司将法律风险防控纳入日常监督重点清单,构建“业务部门自查+财务动态预警+纪检专项督查”三级防控机制,让监督“触角”穿透合同签订、项目履约、款项回收等全流程。同时,特邀法律顾问开展专项培训,聚焦时效管理疏漏、证据链不完善等问题,解析诉讼时效起算节点,示例中断实操技巧,梳理关键证据留存要点,为业务人员“充电赋能”。
监督不是挑刺,而是为企业行稳致远护航。下一步,市政设计院将持续强化纪检监察与业务管理的协同联动,把日常监督向业务细节延伸,定期对防控机制落实情况“回头看”,让监督真正成为业务的“合规帮手”,为法治国企、清廉国企建设注入强劲动能。(文/图 谌兵荣)